月2日,在广州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,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在介绍广州面向2035年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时表示,广州将新增两条地铁平行线,分别是3号线广州大道线、5号线临江大道线,来缓解客流压力。
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马小毅表示,针对3号线的拥挤问题,规划中特别设计了两条南北向线路,24号线沿着解放路,26号线沿着广州大道。这两条线路一旦建成,将大大缓解3号线的拥挤情况。同时,规划还提出建设一条25号线,沿着临江大道布设,与5号线距离约五六公里,建成后也将有效缓解5号线的拥挤。
地铁3号线:乘坐至珠江新城站,从B1出口出站。出站后,朝广州歌剧院方向前行,沿临江大道向东行走约200米即可到达广东省博物馆。地铁5号线:乘坐至猎德站,从D出口出站。出站后,朝冼村路方向前行,再沿冼村路向南行走约200米也可抵达广东省博物馆。APM线:乘坐至大剧院站,从B出口出站。
地铁: 地铁3号线:乘坐地铁3号线至【珠江新城】站,从B1出口出站,向前行至广州歌剧院,再沿临江大道向东行约200米即可到达。 地铁5号线:乘坐地铁5号线至【猎德】站,从D出口出站,向前行至冼村路,再向左沿冼村路南方向行走约200米也可到达。
从珠江新城站出发,驾车向北行驶约5公里。 起点位于珠江边,出发后行驶180米调头。 沿临江大道行驶2公里,然后左转。 继续沿临江大道行驶1公里,右转进入猎德大道。 沿猎德大道行驶650米,左转进入花城大道。 沿花城大道行驶3公里,到达目的地。目的地:Olscake鲜荟。
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马小毅表示,针对3号线的拥挤问题,规划中特别设计了两条南北向线路,24号线沿着解放路,26号线沿着广州大道。这两条线路一旦建成,将大大缓解3号线的拥挤情况。同时,规划还提出建设一条25号线,沿着临江大道布设,与5号线距离约五六公里,建成后也将有效缓解5号线的拥挤。
新增线路:与上一轮规划相比,新增30条线路,总里程增加约1004公里。这些新增线路包括2条高速地铁、2条快速地铁和5条普速地铁,旨在进一步优化广州的轨道交通网络,提升城市交通效率。重点建设:规划中特别强调了多通道地铁线路的建设,如3号线的拥堵问题将通过18号线及规划中的广州大道线路来缓解。
号线东段(二沙岛—大学城南):填补海珠东部、黄埔大学城轨道空白,进度领先,年中开通概率75%;西段(浔峰岗—云溪公园)或延至10月全运会前。13号线二期首通段(天河公园—鱼珠):贯通天河与黄埔,缓解3号线压力,有望作为“全运会献礼线”亮相。
杭州将新增3条地铁线,分别为地铁13号线、23号线、24号线(25号线为远期规划,暂未明确计入新增范畴)。以下是关于这三条地铁线的详细解析:地铁13号线:线路走向:根据最新曝光的信息,地铁13号线将呈现为一条完整的环线,串联起云城、火车西站、未来科技城(未科)、闲林、良渚南等板块。
二十二号线后通段(陈头岗—芳村):土建工程累计完成91%。4座车站均已封顶开展机电施工;4个区间中,3个已贯通,剩余1个进行土建施工。综上所述,2025年广州地铁和城际线路将迎来大规模的新增开通,这将极大地提升广州市民的出行便捷性和舒适度。
大湾区交通迎来新爆发,广州将增7条地铁线。大湾区交通圈再次发力 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,计划投资4741亿元建设13条城际铁路和5个枢纽工程项目。这一举措旨在构建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的交通圈,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。
年,大湾区地铁新线建设将迎来一系列重要进展,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大湾区城市群的互联互通,构建“半小时生活圈”,实现“四网融合”的宏伟蓝图。
土建工程累计完成98%作为广州第一条地铁环线,11号线串起天河、白云、越秀、荔湾、海珠五大中心区,填补地铁真空带,便利居民出行,提升物业价值。全线32个站,其中换乘站多达19个,可同时与13条地铁换乘,实现广州任何地铁站点只需换1次线的便捷。
然而,需要注意的是,37号线(广州东站-佛塱)、22号线南延段(番禺广场-东莞长安步行街)两条高速地铁作为市域快线,极有可能以大湾区城际线名义申报。排除这两个大头后,广州四期地铁总里程就更为清晰。
相比之下,早前规划的地铁7号线,从佛山到广州黄埔,城市骨架拓展得更开了。28号线其实就是湾区版的横贯轨道。马向明把28号线比作伦敦的横贯铁路:28号线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支撑,强化广州对外辐射引导作用,提升系统服务能力,覆盖重点发展区域。横贯铁路又叫伊丽莎白线,是以英国女王名字命名的一条轻轨线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